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79篇
  免费   6257篇
  国内免费   6802篇
林业   10087篇
农学   8822篇
基础科学   5217篇
  11239篇
综合类   45807篇
农作物   5097篇
水产渔业   2617篇
畜牧兽医   9643篇
园艺   2782篇
植物保护   7827篇
  2024年   257篇
  2023年   1536篇
  2022年   2296篇
  2021年   2487篇
  2020年   2554篇
  2019年   2960篇
  2018年   1771篇
  2017年   3092篇
  2016年   3759篇
  2015年   3445篇
  2014年   4646篇
  2013年   4621篇
  2012年   6714篇
  2011年   7189篇
  2010年   5891篇
  2009年   5838篇
  2008年   5507篇
  2007年   6497篇
  2006年   5725篇
  2005年   4835篇
  2004年   3777篇
  2003年   3268篇
  2002年   2530篇
  2001年   2300篇
  2000年   2045篇
  1999年   1642篇
  1998年   1411篇
  1997年   1264篇
  1996年   1268篇
  1995年   1250篇
  1994年   1174篇
  1993年   1038篇
  1992年   985篇
  1991年   778篇
  1990年   707篇
  1989年   628篇
  1988年   482篇
  1987年   350篇
  1986年   167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33篇
  1977年   25篇
  1976年   23篇
  1955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 开发一种适应于以固态水溶肥为原料的自动施肥系统,测试分析自动施肥系统性能。方法 主控机采用ARM9电路控制模块可实现对轮灌编组、预搅拌时长、施肥开始与结束时间、施肥持续时长、施肥量等参数的设置;选择以蠕动泵为注肥装置,通过变频器控制注肥泵电机功率的方式控制注肥速率,控制施肥量。对装置核心部件搅拌器额定功率、计量方式、溶肥搅拌参数、排肥速度及固液相比例等主要参数等进行设计与测试。结果 电感脉冲计量方式标准误差最大值1.26%,误差小、性价比好,确定其为本装置采用的计量方式;搅拌器以1.5 Kw额定功率、38 r/min转速搅拌、肥液浓度在1.1~1.3 g/mL、预搅拌时间30 min时,罐内各液位输出肥液浓度值差异不显著(P< 0.05),达到对肥料浓度均匀性的设计要求。结论 将施肥开始前的预搅拌时间设为30 min、搅拌转速设为38 r/min、肥液浓度不高于1.3 g/mL,输出肥液浓度有较好的均匀性,实现精准施肥。  相似文献   
3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农户生计资本结构对解决和缓解贫困问题,帮助农户抵御各类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回顾并梳理国内外有关农户生计资本的研究重点及领域,总结了各研究阶段常用的方法,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
硫化氢(H2S)信号在作物种子萌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讨外源H2S供体NaHS引发提高作物种子活力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以裸燕麦种子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NaHS (0、50、100、200、400、800、1600 μmol·L-1)引发18 h和800 μmol·L-1 NaHS引发不同时间(6、9、12、15、18、21 h),分析其发芽势(GP)、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和幼苗干重(DW)的变化,以确定适宜的NaHS引发浓度和引发时间。以未引发种子为对照(CK),同时设置H2O引发,研究800 μmol·L-1 NaHS引发18 h对种子H2S产生、贮藏物质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800 μmol·L-1 NaHS引发18 h可显著提高裸燕麦种子的GP、GR、GI和VI,但对DW的影响不大。NaHS引发对种子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及ASA/DHA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H2S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OX)、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比CK提高了113.5%、14.4%、103.3%、6.1%、112.0%和120.5%;降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及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GSH/GSSG和质膜相对透性,分别下降了39.8%、53.6%、34.7%、36.1%、37.6%、29.2%、38.1%和11.9%。由此表明,NaHS引发可能通过提高种子H2S含量,从而调控抗氧化系统和激活COX活性,降低活性氧对质膜的损伤,增强细胞有氧呼吸代谢,提高裸燕麦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34.
国有林场在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中具有骨架作用,是祖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撑点,也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可或缺的重要实施主体。在深入了解与掌握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6个市国有林场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有林场经营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有林场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为国有林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5.
【目的】明晰栽培条件互作对谷子叶片光合特性、茎秆生物力学性质指标的耦合影响,为运用谷子茎秆生物力学性质进行抗倒伏特性评价,为优化谷子种植栽培条件及抗倒伏优种筛选提供合理农艺措施和理论支持。【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主区选取4个在生产中具有代表性的谷子品种,副区为基于不同的播种密度与施肥量、播种密度与水分、水分与施肥量互作处理栽培条件,系统研究了栽培措施对谷子生长发育以及茎秆抗倒伏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1)除水分对谷子茎秆节平均直径影响不显著外,谷子品种、施肥量、播种密度及水分4个因素对谷子的产量、光合生理特性及茎秆形态特性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2)谷子的千粒重、产量均随施肥量和水分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谷子旗叶SPAD值及最大荧光值(Fm)开花期显著高于灌浆期,开花期旗叶SPAD值、灌浆期旗叶Fm可作为谷子育种的目标性状;(3)播种密度对谷子田间倒伏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分、品种,施肥量的影响最小;(4)谷子茎秆倒数第二节的抗拉倒力与株高、节平均长度及茎秆节含水率显著负相关,与节平均直径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农艺措施互作栽培条件下,单因子对谷子的产量、植株光合生理特性及茎秆力学性能影响最大;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密植(≤70万株/hm2)、适当水肥是提升谷子籽粒品质、增加产量、减少田间倒伏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6.
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稀播条件下(18000苗/m2)不同措施对30、35 d秧龄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000苗/m2的播种密度下,多效唑浸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矮化秧苗高度,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对于培育不同秧龄的壮苗均有促进作用。多效唑浸种浓度在0.5 g/L左右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37.
耕地低碳利用对于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建立资本禀赋、技术认知的理论分析模型和研究假说,利用湖北省347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在测度农户资本禀赋、耕地低碳利用技术认知的基础上,采用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就资本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耕地低碳利用意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本禀赋不仅对农户耕地低碳利用意愿在1%水平上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还会通过技术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在1%水平上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环境素养在农户自我效能认知和耕地低碳利用意愿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据此,建议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3个角度提升农户的资本禀赋,通过多种渠道提升农户对耕地低碳利用的认知水平,提高农户环境素养。  相似文献   
38.
综合分析重庆市奉节县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为优化西南区县域尺度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大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四期(2000、2005、2010和2015年)土地利用基础数据,从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和地学信息图谱等方面出发,揭示区域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依据主成分分析模型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并基于奉节县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究研究区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地空间格局呈现以林地和耕地为主体,同时交错分布其它土地类型的特点。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土地面积分别减少 78.84 km2、3.73 km2、2.54 km2,而林地、水域和居民工矿用地面积分别增加23.36 km2、46.67 km2、9.03 km2。受三峡移民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由整体无序向局部有序的方向发展。研究期的前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主要发生在林地、草地和耕地之间,林地→耕地和草地的面积总和分别为849.38 km2和425.17 km2;2010—2015年间林地和居民工矿用地新增面积分别为9.93 km2和7.09 km2。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影响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探究区域城镇化的驱动机制,城镇化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发展因素和农业因素是影响奉节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9.
Anatomic adaptations make birds more prone to open fractures with exposed bone parts losing vascularization. As a result of this exposure, fractures are colonized by different microorganisms, including different types of bacteria, both aerobic and anaerobic, causing osteomyelitis in many cases. For this reason, antibiotic treatment is common. However, carrying out antibiotic treatment without carrying out a previous antibiogram may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resistance against antibiotics, especially in migratory wild birds. In this paper, bacterial counts regarding fracture type,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have been analysed in wild birds from wildlife rehabilitation centres in Spain.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at open fractures had higher bacterial counts (CFU/mL) than closed ones. Bacteria in family Enterobacteriaceae, identified were Escherichia spp., Enterobacter spp., Shigella spp., Hafnia alvei, Proteus mirabilis, Leclercia adecarboxylata and Pantoea agglomerans. Other bacteria present in wild birds’ fractures were Aeromonas spp., Enterococcus spp. Bacillus wiedmannii and Staphylococcus sciuri. All species found presented resistance to at least one of the antibiotics used. Wild birds can be implicated in the introduction, maintenance and global spreading of 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 and represent an emerging public health concern.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support the idea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is fact into account before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to wild animals, since it coul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bacteria resistant to antibiotics.  相似文献   
40.
绵羊是较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可为人类提供肉、毛、奶等产品,因而在我国畜牧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和社会需要的不同,经长期的选择形成了数百个外表特征和生理习性各具特色的绵羊品种。羊角作为绵羊品种的特征性表型,承担着双重功能,发达的羊角不仅有利于公羊个体提高其在种群内的地位,拥有优先交配权,还可以有效抵御天敌的攻击,使群体免受捕食伤害;然而,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推广,羊角的存在已不利于舍内饲养管理,进而对绵羊品种的培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羊角虽在实际生产和品种培育工作中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形态多样性及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根据我国现有绵羊品种,对角的数量和形态、发育过程、遗传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不仅能为后期鉴别绵羊羊角多样性的突变位点和主效基因提供参考,也可为绵羊的新品种培育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